棉花糖小说网

第22章 炸药包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棉花糖小说网】地址:mht100.com

“大家做好战斗准备,听我的命令开火!”远远听到王营长大声的喊叫声。

我们营在前几天的作战中,损失严重,现在只剩下一百多人了,看着眼前密密麻麻的鬼子,还有那辆坦克,我脑袋一个劲的发麻!这鬼子来的也太多了吧,这一仗着实不好打啊!这时邵连长来到我的身边说:“晓松,还能用你的法子烧坦克不?”

“不行了,这个办法只能烧坦克的屁股,现在坦克正对着我们,后面全是步兵,绕不到后面就烧不了。”顿了顿我继续说:“这回只有用炸药包炸了!”

说完我就回头喊道:“吴青,吴青!”

“到,排长,怎么了?”吴青猫着腰跑了过来。

我指着前方100米左右的一个大弹坑说到:“你安排两个战士,拿上一个炸药包,躲在那个里面去,等坦克近了,就拉了导火索往坦克肚皮下面扔!明白了吗?”

“明白了!”吴青看着弹坑和坦克想了想,回答了一声就安排去了!

“连长,还需你给营长说说,咱们连可没这么多人去埋伏炸坦克……”我转回头对着邵连长说。

邵连长点点头,转身就走了。过了一会儿,我就看到三三两两的战士在敌人的炮火中猫着腰,胳膊下面夹着炸药包,往阵地前的那些弹坑跑去。

鬼子显然也发现了这个情况,虽然不知道我们在干什么,但还是架起机枪对着那些跑出阵地的战士们射击,有几个战士跑的慢,被机枪打倒了,大部分战士还是跑到了各自的目标点,掩蔽了起来!

500米……

看着日军的推进速度,我就知道,他们这是准备稳扎稳打,坦克开的很慢,以保证后面的步兵可以跟上。在这个时代,坦克基本上都是作为步兵的支援武器使用的,只有德国是单独使用坦克的。所有国家的坦克速度设计的都不快,这是为了可以和步兵更好的协同!而德国人则认为坦克的优势之一就是机动性,所以为了让步兵跟上,给步兵配备了汽车和装甲运兵车。由于看问题的角度和解决问题思路的不同,“装甲师”这个兵种就在德国人对坦克特立独行的运用中孕育而生了……

300米……

日军的坦克漫无目的的开始对着我们的前沿开炮了,机枪也打来一排排子弹。说他漫无目的的原因是,这个距离步枪的命中率很低,所以我们都没有开枪而暴露火力点,坦克只能对着可疑的目标开火,这对我们并没有什么威胁,只是却增加了很多战士心中的恐惧……

200米……

这时在营长的命令下,我们开火了,开火的目的是掩护前面准备上去炸坦克的战士,尽管我们不知道能不能起到作用……

终于坦克接近其中一个埋伏地点了,只见一个战士猛地从弹坑中跳出来,抱着炸药包向坦克冲了过去,但是没跑两步就被坦克后面的步兵射出来的子弹打倒了,这时弹坑里的另一个战士跳了出来,猫着腰跑到倒地的战士身边捡起炸药包,继续往坦克冲去,但很快又被后面掩护的步兵打倒了……

我们眼睁睁的看着战士一个一个的倒下,除了不停的扣动扳机试图射击躲在坦克后的鬼子,为炸坦克的战士提供有限的支援外,什么都做不了,我心里那个急啊,要是炸不掉这辆坦克,我们的阵地也岌岌可危了……

这时,一个战士的身影落入我的眼睛,这个战士很聪明,他没有像其它战士那样站起来往鬼子的坦克跟前冲,而是选择在坦克的前进线路上,迎着坦克慢慢的爬行,这样坦克后面的鬼子看不到他,但是,他怎么撤离呢?

看着他一点一点迎着坦克爬去,我吃惊的发现,他身后拖着长长的血带,似乎还有流出来的肠子……他已经身负重伤了!然后我就明白了他的想法……

终于坦克开到了他的面前,只见他一拉导火索,就翻身滚到了坦克底下……

“轰”一声巨响,坦克腾起一团火光,然后就开始熊熊燃烧了!他用自己的生命阻挡住了鬼子的钢铁巨兽!

用生命去阻挡鬼子的坦克,这是怎样的一种勇气啊!小鬼子,是的,我们的装备不如你们,我们的素质不如你们,但是我们会用我们的热血和勇气告诉你们,中国人是不可战胜的,中国军人的尊严是不容被轻视的!

在仅剩的坦克被炸毁之后,鬼子的步兵从坦克后面涌出来,高呼着“满载”!疯狂的对我们发起了万岁冲锋……

阵地上的我们也对着蜂拥而来的敌人猛烈开火了,柱子把机枪打的哗哗的,子弹像泼水般向敌人泼去,但是在这个拉栓步枪的时代,日军的人海战术还是展现出了惊人的威力。人海战术比起美西方军队使用的散兵冲锋阵各有优缺点,人海战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冲击力非常强,但伤亡也很大。

眼前的鬼子一片片的倒下,但是前面的倒下了,后面的继续往前猛冲,在付出巨大伤亡后,日军已经迫近我们阵地30米了,一时间双方相互投掷手榴弹,近距离的对射。战斗达到了白热化……

在战士们的喊杀声中,我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跳出战壕,冲入敌群,惨烈的白刃战又开始了……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大主宰:修罗杀神,从签到开始 我在末世吞怪物 一朵上神压梨仙 我的手机里有女鬼 当电竞祖师爷爱上黑马甜心 被大反派狠狠盯上了!(穿书) 茅山笔录